单价偏低只能是向成本要利润

  • 单价偏低只能是向成本要利润已关闭评论
  • A+
所属分类:加工百科

成本领先是企业在竞争中取胜的关键战略之一,而成本控制是所有企业都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管理课题。对于机制造企业而言,要学会向成本要利润。以笔者所了解,在成本控制方面,机械企业的问题主要集中在采购、人力和营销三个方面。

单价偏低只能是向成本要利润
采购成本控制

问题所在:

采购是企业生产活动的重要环节,可以说影响着许多部门。在实际工作中,或因为价格原因,或因为采购周期的考虑,印机制造企业一般都有不少供应商,且有时会主动或被动地更换供应商,这不仅会影响产品的一致性,还需针对更替的物料对产品进行增料备案和测试,如此,增加了企业的风险和不确定因素,造成企业活动的失调,成本增高。

应对措施:

笔者建议印机制造企业应秉持创建双赢采购的管理思路,采用电子报价请求系统来了解供应商设备的竞争力,预估供应商对特定材料的生产水平,以详细的判断来选定最优供应商并与其进行合作。合作时,可在产品开发初期就让供应商参与其中,这样不仅有利于供应商更好地结合最终产品的结构开发模具,缩短供应周期,同时还能从设计角度和材料应用等方面提出节约成本、提高产品性能的意见和建议,从而节省大量辅料报备认证的时间和费用,减少开模的时间。此外,在扩展业务范围的时候,印机制造企业可尝试与关键供应商一同努力拓展,建立双方之间的密切合作关系。以上种种,最终的目的是达到合作的双赢。

除上述措施外,印机制造企业也要对供应商的数量进行优化,在对所有可供选择的供应商总体考察的基础上,进行逐步筛选。倘若减少某一类产品的供应商不能降低供应的总成本,那么就表明供应商数量很可能基本达到了优化。

成本领先是企业在竞争中取胜的关键战略之一,而成本控制是所有企业都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管理课题

人力成本的控制

问题所在:

员工离职的成本可以分为有形和隐形两种。一般来说,机械制造行业企业的员工流失率应当控制在 10%以内,但不少印机制造企业的员工流失率要高于这个数字,这对于企业的隐形成本无疑造成了很大的影响,尤其当流失的人员集中在生产、研发和采购这三个与产品息息相关的部门时。有数据显示,一线操作人员离开的三个月内,企业的生产率甚至会下降 40%~50%。

针对人员管理,有些印机制造企业会出现下面两种意识误区。

1. 针对高层管理人员的聘用,秉持“外来和尚会念经”的理念,相较于内部培养,公司更愿意付出更大的代价频繁“挖”其他公司的高管。这种聘用体制首先带来的是人力显性成本的增加;其次则是外聘高管的不稳定性,人员更替带来的管理流程的混乱,也会对公司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。

2. 有些印机制造企业会根据订单产量来规划企业人员的模式,虽然从短期来看这种方式可以避免在人力成本上的消耗,但裁员会让员工缺乏对公司的信任和归属感,降低对于企业忠诚度。如此,会因员工情绪导致生产率低,影响交货期和产品质量,造成企业显性和隐性成本的增加,而当订单突增时,企业还要抛出“高薪”的橄榄枝来招纳员工,无亦于是临渴掘井,恶性循环。

应对措施:

针对上述问题,笔者有两点建议。

1.培养员工忠诚度,固定资产再升值。人是企业活动最重要的支撑。实则,生产领域的技术工人才是企业内真正的“专家”,他们对作业环节中的每个关键点都了如指掌,对每个细节的问题都可最先发现,并加以改进。公司要加大培训有经验、有价值的员工,培养员工的忠诚度,降低员工的替代成本。

具体到人力部门,要建立鼓励员工提出合理化建议和创新思路的机制,将员工作为人力“固定资产”,加强对员工的阶段性培养。员工的经验、接受过的培训和技术专业知识的价值是会不断增加的。在生产效益好的时候,不要因为短期利益随意增加人员;而在工作稍显清淡时,可对员工进行相关技能及素质的培训。

2.消除部门壁垒,加强队伍建设。组织机构本身的分类就建立起看不见的“壁垒”,它将各项职能和各个部门分隔开来,使团队之间的沟通合作有时变得困难。对于企业而言,要帮助员工打破这些障碍,跳脱出部门权责的合作,将公司的利益置于中心,让一个事件/项目的相关部门紧密协作,并发现有益于整个价值链改进的有益部分。

具体而言,公司应该加大对组织机构的建设,在材料采购、技术研发、产品认证、营销售后等方面制定详细流程,并对每一次的采购和认证等行为开展评审工作。这样可以减少信息沟通不畅与作业的重复问题,避免各种无形成本的增加。如以OA系统为手段,再造管理流程,理顺工作秩序,精简机构和人员,让销售终端的信息可传输到制造订单处理系统并与计划物流部共享。

总而言之,就是加强整个企业的成本管理队伍建设,宣贯大格局的成本控制理念,密切协调企业各部门之间的关系,形成成本控制的联动机制。

营销成本的控制

问题所在:

现时,不少印机制造企业的营销费用在销售收入中的比重不断攀升,一方面在于企业将不少资金投放在宣传上;一方面在于营销人员抱持的“销售至上”的观点,无疑让营销部门的导向和战略出现了巨大偏差,只要有订单就会不惜代价。

应对措施:

1.线上营销更快捷。近年来,由于网络技术的发展,“互联网+”渐成趋势,不少印机制造企业亦通过电商平台进行产品的营销。网上选购、网上付款、送货安装,减少了公司在营销方面产生的各种成本,同时还拓宽了受众群体,加快了订单响应机制。

2.聚焦售后环节,走好最后一公里。好的营销,不仅体现在售前对客户的把握,售中对客户的挖掘,更多地还在于售后对客户的关注。可以肯定地说,优质的售后环节是让客户保持忠诚度的营销手段,它是整个企业活动循环过程中的最终端,也影响到印机制造企业的最终成本和效益。

对于机械行业来说,成本控制的体系复杂且相互影响,事实上,对每一个环节都做到有效控制是很难实现的,所以我们要针对成本控制最能出成效的环节,重点突破、有的放矢,向成本要利润。

一网打尽,天下商机;技术我服务,网站你作主!
小石头